&esp;&esp;贾政真去工部,依着剧情和王家搅和在一起,说难听点可能还要充当王子腾的在京城的打手。
&esp;&esp;工部是个捞钱的好地方啊!
&esp;&esp;闹到最后得个被抄家的命,史苗只图清净,不掺和。
&esp;&esp;贾敬见她已经安排好,传完话就走了。
&esp;&esp;贾代善走得急,请安折子是贾敬帮拟的。
&esp;&esp;凭着自带繁简转换天赋,史苗一来就读了个大概。
&esp;&esp;前段回顾宁荣二公如何与圣祖征战起家,再写为圣上办事,圣上又如何赏赐下臣,然后写到地下也要不忘恩德。
&esp;&esp;最后讲荣国府一定让子孙继续好好读书,继续效忠圣上,为国有所建树。
&esp;&esp;总的来说,没毛病。
&esp;&esp;大家都这么写。
&esp;&esp;史苗知道剧情,又听过很多研究史学专家教授的总结,才能发现问题。
&esp;&esp;皇帝巴望着四王八公赶紧倒台,怎么希望你家后人从科举出仕?
&esp;&esp;文治武功,好处都让你们占,皇权不就被架空了?
&esp;&esp;科举这条路是天家留给寒门的,让寒门士子来和老牌勋贵打擂台。
&esp;&esp;赏贾政一个小官,把路堵死,有油水,不升迁,没前途。
&esp;&esp;史苗早有念头。
&esp;&esp;旁的都行,最后一段一定要换成求圣上放她们回金陵。
&esp;&esp;史苗把贾敏叫到贾代善的内书房。
&esp;&esp;自打贾代善一走,这屋子就没动过。
&esp;&esp;娘俩关在里面说悄悄话:“敏儿,你帮母亲一个忙。”
&esp;&esp;贾敏很愿意帮母亲办事,小脸上都是期待,仰着头问:“什么忙?”
&esp;&esp;史苗拿出请安折子:“帮母亲写个折子。”
&esp;&esp;贾敏认得这个东西,神情由期待转为疑惑。
&esp;&esp;“嗯?”
&esp;&esp;史苗神秘一笑:“这是我们母女间的秘密,不许告诉别人。”
&esp;&esp;贾敏乖乖点头:“好的。”
&esp;&esp;史苗打开折子,给贾敏讲解自己的需求:
&esp;&esp;“你就照着这个抄写,只到这一段,然后就说咱们家久沐圣恩,要回金陵。”
&esp;&esp;至于怎么措辞,史苗相信女儿能编出来。
&esp;&esp;还得感谢贾代善,他对贾敏这个小闺女很偏爱,加上贾敏聪慧,比贾政和贾赦都好教。
&esp;&esp;贾代善也不用板着脸展示父亲的‘威仪’。
&esp;&esp;自小贾代善就教贾敏读书写字打发时间,贾敏学的还是馆阁体,虽然没有大人的笔力,写个折子还是够用了。
&esp;&esp;贾敏好像很快就明白史苗的意思,抱着折子眨眨眼:
&esp;&esp;“母亲是要带着我们急流勇退吗?”
&esp;&esp;史苗不知道女儿理解到哪一步。
&esp;&esp;毕竟那些归隐故事,小丫头估计从小听的不少,甚至心向往之。
&esp;&esp;史苗自己懒,想躲开是是非非,带荣国府直通结局。
&esp;&esp;估计女儿理解成高风亮节,隐逸红尘。
&esp;&esp;史苗笑笑:“算是……这个意思吧!”
&esp;&esp;“嗯!”
&esp;&esp;贾敏很高兴答应下来,然后爬上凳子,摆开架势,从笔架上拿起一直狼毫,预备抄折子。
&esp;&esp;史苗在旁边给闺女磨墨。
&esp;&esp;“多抄几遍,母亲要选一个最好的。”
&esp;&esp;看来她也得练一下字,不能总靠着女儿。
&esp;&esp;至于贾赦和贾政。
&esp;&esp;不好意思,史苗信不过。
&esp;&esp;小贾敏干劲很足。
&esp;&esp;活动了一下手腕。
&esp;&esp;“好嘞!”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
&esp;&esp;那么长的篇幅,
&esp;&esp;字迹要求工整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