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腊月里的时候,甄家给贾家送节礼,正好让姑娘们过来给史苗请安。
&esp;&esp;探春见独独少了凤姐:“这次凤姐姐怎么没来?”
&esp;&esp;迎春藏不住事,一脸忧愁:“家中有事,来不得了。”
&esp;&esp;第145章
&esp;&esp;王熙凤那爽利幽默的性子,众人自然都喜欢的,加上闺中也学了点诗书,更是如虎添翼。
&esp;&esp;探春想到王熙凤终归是当媳妇的人,比不得她们小姑娘能尽情玩乐。
&esp;&esp;况且自打宫里那位娘娘封了贤德妃,甄家在京城水涨船高,往来交游者比之前几年多了一倍不只。
&esp;&esp;早前要不是老太太喜欢凤姐,特意叮嘱要来,恐怕王熙凤也不是次次都能来。
&esp;&esp;探春笑道:“你们家到了年底,事情自然是多的。”
&esp;&esp;湘云吃着烤肉串,又倒了一杯热热的酒,喝一口,方才道:
&esp;&esp;“就说我也是最近几天才讨了一个闲,二婶婶允许我出来玩几天,还是找了功课的借口,老太太也愿意去接我。”
&esp;&esp;迎春依旧面露难色,那种事情她怎么好说得出口。
&esp;&esp;一来她是其他房的姑娘,总不能在外面议论自家堂兄弟的不妥。
&esp;&esp;再者若她说了,将来不知探春等人会如何看待自己,想想只能作罢。
&esp;&esp;还好外面小丫鬟来说黛玉和她母亲到了,湘云和探春才不问,几人又去找黛玉。
&esp;&esp;临近年关,人还聚得这么齐全,原来是白夫子回来了,预备对家里的哥儿姐儿们进行年终考核。
&esp;&esp;莫说正经的公子小姐,荣国府的丫鬟小厮和嬷嬷们,都有年终考试。
&esp;&esp;迎春等人见了也啧啧称奇,怪不得荣国府上下规矩好,光是让丫鬟小厮读书写字一项上,就不知老太太花了多少心思。
&esp;&esp;一打听才知荣国府早在二十来年前就有这样的章程,迎春更是佩服非常。
&esp;&esp;她们家中似乎也学了个样子,不过图个名声罢了,和荣国府是不能比的。
&esp;&esp;送走了迎春等人,赖大家的送来赖嬷嬷给老太太问安的帖子。
&esp;&esp;史苗请她过来说话。
&esp;&esp;赖嬷嬷见几个姑娘们都齐齐在史苗跟前,便故意说起甄家才出的事。
&esp;&esp;赖嬷嬷坐在史苗下首的位置上,拉家常一般,假装无意:“甄家那边,可是闹出笑话了。”
&esp;&esp;史苗还没问出了什么事,赖嬷嬷就自顾自道:“前儿听说那个衔玉而生的哥儿,在姨妈院里留宿了一夜。”
&esp;&esp;“最要紧的,那院里还有一个十六七岁的表姐。”
&esp;&esp;赖嬷嬷哪里是在讲别家笑话,实则借说话的机会,也让家里这几个半大不小的哥儿姐儿警醒着点。
&esp;&esp;当下史苗也不太让家里男孩子和黛玉她们一处了。
&esp;&esp;倒不是她老古板,她怕有人生出亲上做亲的心思来。
&esp;&esp;至于赖嬷嬷说的那件事,史苗看过原著,多半是那段宝钗说冷香丸,宝玉去探病,然后看金锁的事。
&esp;&esp;史苗记得书里薛姨妈说让宝玉只管喝酒,大不了在她那边睡。
&esp;&esp;所以说,甄家可没有黛玉,这回那边的宝玉真的在薛姨妈院里歇了?
&esp;&esp;史苗有些奇怪:“快过年了,甄家宝玉好端端跑去姨妈家作甚?”
&esp;&esp;赖嬷嬷道:“哪里是跑去别家,听说是薛家母女在甄家住着。”
&esp;&esp;薛姨妈就这么急吼吼带着宝钗去住在甄家,不管薛蟠了?
&esp;&esp;现在隔着好多层,不能一线吃瓜,真叫人着急。
&esp;&esp;说到这里,黛玉、探春和湘云都知道为何迎春会那样强颜欢笑了。
&esp;&esp;就算薛宝钗不是甄家的姑娘,这种事情传出去,甄家的家风不正,紧跟着姑娘的名声在外有失。
&esp;&esp;迎春和甄家几个姑娘都不是三房的人,却要遭殃。
&esp;&esp;偏生那一个宝玉是贵妃娘娘的胞弟,虽说名声肯定有所影响,过上不久,只当一件风流韵事罢了。
&esp;&esp;对姑娘的影响,不能那么轻轻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