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了众人眼前。
&esp;&esp;此刻的他似乎比之前要瘦了许多,高举着太祖遗旨,整个人仿佛变得异常高大和伟岸,好像全天下的气运都凝聚在他一人之手。
&esp;&esp;九州共主,天下至尊!
&esp;&esp;一言可兴邦,一言可灭国。
&esp;&esp;太祖皇帝刘玄朗,天资神武,英明盖世,不仅建立了千秋功业,文治上盛极一时,武功上更是举世罕见。
&esp;&esp;他本是布衣,斩玄蛇起义,习百家功法融于一炉,修成盖世神通,后以天子剑荡平八方,所向无敌。
&esp;&esp;只是他建立大乾后,便很少再出手,常年闭关,十分低调,才让诸葛七星慢慢将其光芒取代。
&esp;&esp;他甚至低调到六易史书,删掉了许多和自己有关的辉煌事迹。
&esp;&esp;但直到六百多年后的今天,提起这位太祖皇帝,许多修士还是会生出钦佩之心。
&esp;&esp;当年的诸葛七星只是道门第一,而不是天下第一,归根结底,就是因为还有一位太祖皇帝。
&esp;&esp;没有人知道,诸葛七星和太祖皇帝到底孰强孰弱,这个话题甚至一直到今天还有人争论。
&esp;&esp;面对太祖皇帝的遗旨,众人皆神色凝肃,坐直了身子。
&esp;&esp;张九阳却露出疑惑之色。
&esp;&esp;因为他昨夜曾和这封圣旨交手过,不灭金身都一触即溃,他觉得太祖皇帝应该没有这种能力。
&esp;&esp;按照钦天监中的记载,当年太祖皇帝的修为是六境巅峰,但有龙气相助,可与七境一战,大概和诸葛七星齐平。
&esp;&esp;可自己的不灭金身也能和七境一战,就算打不过当年的太祖皇帝,也不至于连对方留下的一封遗旨都打不过吧。
&esp;&esp;张九阳感觉,写下‘人道永昌’那四个大字的人,至少是八境,甚至有可能是九境!
&esp;&esp;“诸位,此遗旨中寄托着太祖皇帝的精神意志,若以元神细细参悟这四个字,便可神而明之,见到太祖皇帝,与其交涉,当然……也有可能是交手。”
&esp;&esp;“倘若你通过了太祖皇帝的考核,便算是过了这第二关。”
&esp;&esp;听完皇帝的话,众人露出了然之色。
&esp;&esp;难怪皇帝之前说,第二关既是造化,又有危险。
&esp;&esp;能时隔六百多年,亲眼见到那位传奇的太祖皇帝,甚至与之交手,哪怕不敌,相信也会大有收获。
&esp;&esp;但这毕竟是精神意志的交锋,元神相争,若是败了,很容易产生心魔。
&esp;&esp;“诸位,现在朕已经将第二关的内容全部告知,若有放弃者,此刻依然有效,只是要立下道誓,不可将今日见闻传出,否则,纵然千山万水,我大乾亦必将尔等诛之!”
&esp;&esp;皇帝望着在座的修士,却看到没有一个人退缩,反而都是神采奕奕,隐隐有期待之色。
&esp;&esp;他心中一笑,并不意外。
&esp;&esp;在场的最差也是五境,能修行到这一境界的,随便挑一个,都是曾经名动一州的天骄。
&esp;&esp;“我先来!”
&esp;&esp;伏魔宫掌教玉阳子是员悍将,最喜欢打头阵,他当即坐下,仔细参悟起圣旨上那四个大字。
&esp;&esp;看着看着,他似乎陷入了某种顿悟之中,浑身一震,瞳孔开始涣散起来。
&esp;&esp;下一刻,圣旨上光华流转,那四个铁钩银划的大字突然化为了流动的墨汁,而后宛如水墨画一般铺陈在整个圣旨上,变成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。
&esp;&esp;众人精神一震,连忙凝神望去。
&esp;&esp;这些画面,应该就是玉阳子此刻的遭遇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玉阳子只觉得眼前天旋地转,一片漆黑,直到一缕金色的阳光刺破黑暗。
&esp;&esp;他这才发现,自己来到了一座山脚下,仰头望去,山顶站着一道身影。
&esp;&esp;那人头戴帝王冕旒,身穿明黄色的龙袍,背对着云海朝阳,影子似乎拉得很长。
&esp;&esp;长风吹动他腰间的金色剑穗,却不能让那道身影有一丝一毫的颤动。
&esp;&esp;只是一个背影,却让玉阳子感受到了一种巨大的压力。
&esp;&esp;那云海的金光在他背后映照,大风起兮,旌旗猎猎,自有猛士镇守八方。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