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沈朝颜冷笑,心道这人果然是不能全信的。
&esp;&esp;门外传来大黄门福公公的声音,告知李冕一刻钟后的议政。
&esp;&esp;趁着李冕整装,沈朝颜行到侧殿的监窗处往外瞄了一眼。三省六部和几个重要衙门的一把手,都已经候在外面了。
&esp;&esp;“可是……” 沈朝颜眉头一蹙,侧头问身后的福公公,“大理寺来的为什么是唐少卿?”
&esp;&esp;“哦!回郡主的话,”福公公道:“国子监律学所最近要重新编撰典籍,张祭酒向陛下请了旨,说是需要谢寺卿相助。”
&esp;&esp;“国子监……”沈朝颜嘴里咂吧着这句话,心中倏然一凛。
&esp;&esp;既然这人惯常藏着掖着,那她就更要加把劲才行。如此……
&esp;&esp;她转身抓住福公公,瞪着那双波光潋滟的水杏眼确认了一遍,“国子监?”
&esp;&esp;“对、对,”福公公被这么猛地一带,陀螺似的转了个圈,扶着头上的袱头晕沉道:“是国子监,弘文馆。”
&esp;&esp;行吧。
&esp;&esp;得到肯定的答案,沈朝颜不做多想,拜别李冕就要走。
&esp;&esp;“阿姐去哪里?”李冕问。
&esp;&esp;沈朝颜回头,眉眼一挑得意道:“国子监,弘文馆。”
&esp;&esp;
&esp;&esp;国子监,弘文馆。
&esp;&esp;时值夏末,庭院里的芙蕖花开正好,馥郁清甜的香气被午后的阳光一晒,多了几分暖意,让人舒畅。祭酒所在的内院里,槐树的影子落在青石路上,风一吹,就在阳光中晃荡。
&esp;&esp;谢景熙谢别带路的监生,抬头看见不远处,一个老者背身坐于树下。
&esp;&esp;老者听见脚步靠近,执棋的手微顿,唤了句,“顾淮?”
&esp;&esp;他笑着转过身。白绫覆眼,庞眉白发,雪白的衣袂翻飞,染了半身的秋阳。
&esp;&esp;谢景熙行过去,微扬着嘴角,对他揖到,“学生见过老师。”
&esp;&esp;张龄点了点头,笑着挥手,延请他坐下。
&esp;&esp;八年前谢景熙刚入京的时候,在国子监做了名不大起眼的门生。而彼时,张龄已是国子监司业,大周有名的围棋国手。机缘巧合之下,两人因一盘棋而结缘,之后便成了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。
&esp;&esp;两人虽并非直接师生关系,但谢景熙在张龄面前,还是会以学生自居。
&esp;&esp;阳光疏疏,在棋盘上落下一片斑驳。
&esp;&esp;谢景熙看着眼前未完的棋局,笑着问张龄到,“老师这是在跟自己对弈么?”
&esp;&esp;张龄笑了两声,没有否认,侧身要去添茶的时候,被谢景熙抢去了手里的茶壶。
&esp;&esp;“老师眼睛不便,这种添茶递水的事,还是应当交给别人去做,当心烫着。”
&esp;&esp;“我眼睛看不见,也不是一日两日了。这些小事向来都是自己料理,叫别人总不习惯。”张龄嘴上这么说,手上却坦然接过他递来的茶盏,笑着吹开了氤氲的雾气。
&esp;&esp;“怎么?顾淮最近很忙?”
&esp;&esp;张龄语气嗔怪,嘴角却上扬,半是卖惨地道:“若老夫不向圣上请旨,安排你编撰典籍,也不知是不是要三年五载都见不到你了。”
&esp;&esp;谢景熙悚然,忙解释到,“近来公务繁忙,确实是忘了看望老师,还请老师莫怪……”
&esp;&esp;张龄呵呵笑了两声,摸到面前的茶壶,向谢景熙推了过去。
&esp;&esp;“是陈尚书的案子?”他问。
&esp;&esp;谢景熙“嗯”了一声,眼前浮现的却是昨夜梦里那张萦绕不散的脸。
&esp;&esp;“看来棘手的还不是案子。”张龄看破不说破,似是而非地探到,“难道是因为昭平郡主?”
&esp;&esp;谢景熙自知失态,可究竟面对的是师长,他不好再搪塞说谎,便也只能低头饮茶,不置可否。
&esp;&esp;张龄还有什么看不明白,笑着问到,“顾淮与郡主不是琴瑟和鸣花开并蒂,怎还会因此生出烦恼?”
&esp;&esp;“什么?”谢景熙惘然,好在仔细一想便也明白过来,当下只解释到,“并非外界所传那样。”
&esp;&esp;“哦?”张龄挑眉,“难道顾淮还有别的打算不成?”
BL耽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