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肆越听越满意,便回:“正是因为土豆和红薯不挑土质,才能缓解前几年因为战乱和天灾带来的粮食的危机。没想到谢女郎的爱好如此特别。”
谢柔则轻轻理了理头发,“陛下不嫌弃臣女爱好粗鄙就好。”
林肆压根没懂谢柔则话里的意思,十分直接地回。“嫌弃,怎会嫌弃?有人才朕高兴都来不及。”
谢柔则清冷的目光难得带了一丝疑惑。
人才?如今进后宫当妃嫔,也算是人才了吗。
谢柔则虽疑惑,但却不敢出声质问。
林肆此刻看向谢柔则的表情,就如同当初看到左莜那般。
宛如农户看见一头能干的牛。
谢柔则被这份目光看的有些不自在,眼睛都不知应该往哪儿放。
林肆看够了,便说。“朕这里有几本农桑的书,你且下去好好研究,将这几本书吃透再来回朕,那时户部司农寺的职位你先去干着。”
谢柔则难得有表情失控的时候,此刻她眼睛瞪大。半响才回过神。“陛下此举怕是不妥。”
谢柔则的脑子都快错乱了,陛下居然不是为了纳她入后宫?而是看中了她种地的才能?
可是她就是平平无奇的种个地,也能做官吗?这可是安京的官。
“有何不妥?你且安心回去看书便是,住处已安置好,你这就去吧,晚些会有人将书送过去。”
谢柔则带着满肚子的疑惑走了。
说实话,她在来之前都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了结果居然是让她来看书做官的。
陛下到底是从哪儿知道她会种地的?
陛下,还真是让人琢磨不透。
谢柔则满腹疑惑,但却不知道该问谁,只能跟着宫女太监出宫去,来到给她准备的院子里。
她带来的贴身婢女早就将屋子里收拾妥帖,见谢柔则回来,也是同她一样一脸疑惑。
“女郎,不是说进宫吗,为何还住在外面呢?”
婢女生怕是不是谢柔则不得林肆宠爱,被林肆嫌弃了。
谢柔则摇头,“陛下唤我来,似乎不是让我做妃子的。”
“不是做妃子,那是做什么?”婢女双双发问。
谢柔则想了好一会,一向以清冷淡然形象示人的她难得发出真挚疑问。
“因为我种地种的好?”
大学堂是一直都在推进的, 终于在登基的第四年初见成效。
左莜勤勤恳恳的挑了西席,和林肆一起选定了专业,首先数理化是必不可少的, 数学科, 物理科,化学科这三样是基础。其次加上医学科、农学科、西席科。
左莜和临时一致决定暂时先开放这六科,西席也都挑选好了。
大学堂修建好, 自然就要下教育新政策, 如今要想做官,那就要读小学堂三年,中学堂一年半, 大学堂三年毕业才有资格参加公务考试。
也诞生了一个更重要的考试,那便是高考。
政策一发布下去有人欢喜有人忧, 欢喜的自然是最后一批中学堂能参加公务考试的人。
愁的自然就是要高考的学子了。
许多人当时觉得安京早晚也会建小学堂,何必那么麻烦去陵州读。
如今回过神来,那去陵州读的早他们一年,这不就刚好卡住了今年最后一批中学堂能参加公务考试的名额吗。
王侍郎得知这个政策,笑的脸都合不拢, 下朝时实在是忍不住感叹。
“这政策一天一个样, 什么事情都还是要趁早好啊。”
其余官员便脸色有些不好看。
“还是王侍郎有先见之明,是我等愚昧了。”
“这下王侍郎家的女郎今年就能参加公务考试了, 可喜可贺啊。”
这些人咬着牙说出贺词,心里却是在盘算自家孩子就比王漾落后足足三年。
三年的时间足以从白直往上升到县令了, 若是表现好的, 直接升到知州或者进安京做官也不是没有。
辛临如今年纪大了,上次经历了生死,已将这些事情看的很淡, 反正如今林肆说什么他便都无条件相信和执行。
只要他每年都能让祝大夫给他检查检查身体就好了。
至于辛临的一对孙子孙女比王漾读书的更早,如今正在南东路当白直,搞船厂的事呢。
谁不知道海上丝绸之路是陛下看重的重点项目,这项目搞了往上升的几率也是大的很。
王侍郎和辛临一同走路,王侍郎由衷感谢。“若不是辛老指点,我家阿漾的运气可不会这么好。”
辛临摸了摸胡子笑道:“无妨无妨,这只能说明你很有先见之明。”
大学堂的政策刚下,左莜和林肆顿觉可以松一口气。
这四年间又在另外两处经济较好的地方开设了小学堂和中学堂。
教育是国之根本,这一点林肆牢记。
难得今日批的折子比较少,林肆正打算看
BL耽美